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1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强化行政生效裁判监督,2019年1月至今年9月,依法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781件。报告指出,行政诉讼监督是行政检察工作的重心。
1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强化行政生效裁判监督,2019年1月至今年9月,依法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781件。报告指出,行政诉讼监督是行政检察工作的重心。
来源:法语峰言作者:肖峰博士【编者按】2023年第五次修正民诉法颁布后,肖峰博士利用今天周六休息时间认真学习了本次修法背景、内容等资料,意外发现本次修正民诉法已经实质上让最高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申请再审的范围不再局限于“适用法律有错误”和“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两种类型案件
新黄河客户端北京11月5日电(记者 李运恒)11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作关于人民检察院行政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强化行政生效裁判监督,2019年1月至今年9月,依法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2781件。
最近再审、抗诉的案件比较多,在办案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学习,有些理解,记录如下。错的案子就一定会被纠正吗?朴素的价值观认为,错了的判决就得改,就应当被纠正。但,与一审、二审相比,民事再审的一大特点就是,人民法院掌握的一大标准是“能维则维”。
◇人民法院将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不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近年来,全国法院紧紧牵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坚持向创新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切实做到放权不放任、用权必担责、失职必问责,向全社会提供优质合格的司法公共产品。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7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3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提出刑事抗诉3023件、民事抗诉1500余件、行政抗诉60余件。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环节,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31.
近年来,人民法院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规范法官裁量权行使、统一法律适用的体制机制,在司法解释制定、案例指导、“四类案件”监督、类案检索、院庭长监督、案件质量评查、规范专业法官会议、强化审委会职能作用发挥等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