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共计八十一章,五千言,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这是我第三遍学习《道德经》,当前最大的感悟是《道德经》八十一章,并没有清晰逻辑递进划分,比如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处世之学,用兵之道,治国之策内部的递进关系,只是分了《道经》、《德经》上下两部。
《道德经》里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一个人的认知处于何种层次,从他对道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越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模样,那么,就越表明他的认知层次很低。人生本不易,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跨越艰难险阻。
在中国古代,其实古人们就已经对宇宙有一定的了解了,虽然肯定不如我们现在的技术那么发达,但是古人们对于宇宙的探知也是非常的深刻,目前最科学的说法是宇宙是经过大爆炸形成的,而且是由一个粒子的状态开始的,在古代,我们国家的思想家老子,曾经在宇宙方面的问题,也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
和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人类是如此渺小,却依旧阻挡不住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究。从古至今,无数的科学家和相关爱好者对宇宙进行了观察和侦测,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看透宇宙的本质。老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每个思想都被后世无限地放大和解读。
对于咱们来说,老子的《道德经》没人会不知道,除非你从小不在国内长大。但是让你讲讲《道德经》到底说了什么?怕是没几个人能讲清楚。不但是讲不清楚,怕是提起《道德经》,很多人最多也就知道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不错,我曾经就属于这一类人,虽然对咱们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
老子的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在我们大家的生活经验中,要了解一件事情,总要深入到这件事物之中才行,任何知识的掌握也要通过学习,决不可能坐在家中就能知天下事的,也不可能不学就能掌握知识的。
我们为什么要读《道德经》?老子会告诉你,应该怎样与人相处,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有哪几条路可以走。老子提供的是智慧,揭示的是本质。本文围绕老子的“道”,达见精选了老子超实用的十句话,并引用了若干个故事,带你读懂老子的十大人生哲学与智慧。认真读完,你定有收获!
这世间,能都读懂老子的人太少太少,人们大都把老子当做神来崇拜,却不去学习老子的智慧,加以应用。其实老子不是神,而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老子哲学,特意整理了10个智慧要点,一起来真情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