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专家们围绕着百年首现的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真迹纸本手卷,针对赵孟頫书法的成就与影响、本卷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的鉴定、研究与鉴藏脉络,展开不同议题的研讨。引首:31.8×123.8 cm. 12 1/2×48 3/4 in. 约3.5平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许多卓越的书法大家和精湛的书法作品,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王宠在接触到《乐毅论》之后,对其情有独钟,觉得这篇论说非常出色,值得自己去临摹。
扪心自问,这半年不到,我练字很努力的,也充满乐趣,当然进步也是有的。而就在昨天,我继续临帖卢中南老师的小楷字帖,偶然间得到了一位书协老师的点评,他大概是这样说的,他说:“这种字,培训班练习三年的小孩儿轻松拿下,那些说练几十年的,只不过是在做低级的重复罢了,没啥!”
“沉泗之鼎 复现人间”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特展暨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杭州举行。本次特展由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领衔,另有十余件古代书画精品一同展出。活动由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古代书画传习研究所、上海书画出版社联合主办,在艺App承办。
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局部 在艺供图中新网杭州5月16日电 题:从赵孟頫小楷《临黄庭经》中可以看出什么?作者 童笑雨700多年前,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写下《临黄庭经》时,可能不会想到,这一书法作品,会被誉为“半部鉴藏百科”,开创一代新书风。
很多书友在一开始学习书法的时候,不太愿意学习赵孟頫的书法。因为他的字第一眼看上去平平无奇,没有唐代楷书那样有棱有角,也不似宋代的行书那样趣味十足!缺乏个性,视觉冲击也不太明显!其实这是大多是初学书法者的审美不足造成的,就连年轻时候的董其昌也认为赵孟頫的字过于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