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洁白,如云似雪。棉花是花吗?不是。那为什么叫棉花?不是会误人吗?不!这正像火花、烟花、浪花等都不是花卉一样,人们都叫花,因为它们都像花,有花朵的形状。棉花也是。城市里的孩子也许不明白,以为棉花就是由棉株开出来的花卉。
以前嘉定农村种的棉花,像一棵矮墩墩、圆坨坨的小树。长在棉花树上的棉铃,从8月下旬开始,自下而上一轮接一轮逐层开放,进入10月中旬才开始收官,至少有3至4轮的盛放期。将棉花树上一朵朵洁白的棉花摘下来,俗称“捉棉花”。
生产队、人民公社、记工分、大锅饭、收公粮……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不知上面这些是何物了。但是仅仅在半个世纪以前,也就是六七十年代,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熟悉的事物。在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生产队、人民公社已经成为历史。
虽然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可由于不是农村人,所以很少参加农业劳动。但我读小学到高中的那一段时间,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各学校都要遒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要求,安排学生学工、学农和学军。我就读的一直是农村学校,因此主要安排学农,组织我们到附近的农村生产队参加劳动。
锲而不舍 新乡土文学 (图片来源于花海AI绘画)文/锲而不舍 春节快到了,一对夫妻来看我。我们三个同村,自幼一起“光屁股”长大,还是小学和初中同学。他们是我们同班同学中唯一的一对夫妻,也是豫北农村老家第一对同村不同姓结婚的。现在都在外地打工。
人生磨砺从社会课堂开始——半个世纪前我的寒暑假生活文/向金祥爷爷七岁去逃荒,爸爸七岁去讨饭,今年我也七岁了,高高兴兴上学堂。这篇叫做《七岁》的课文,是我上小学时一年级的课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不到二十年 ,很多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