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0日,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田英教授和王爱平副教授团队在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 “Microglia-associated neuroinflammation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ischemic stroke”的文章,综述了小胶质细胞性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和机理,更好地理解缺血性卒中与小胶质细胞的关系。
在今年全国首届教育世家上榜名单中,有这样一个家庭,四代人奉献乡村教育事业,从不当亡国奴的民族气节,到勇挑重担的时代担当,体现了一个家族的教育情怀,传承了教育世家的良好家风,这就是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田红宾家庭。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高校教了近50年英语退休后“跨行”当心理咨询师如今100岁还在坚持工作他就是田书桐教授 6月13日是田教授100岁生日“100岁了,还坚持工作,从未间断。这是我的长寿秘诀,也令我自豪!
来源:【湖南日报】(省卫健委提供数据)制图/杨诚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周倜 通讯员 谢爱清 贺咏梅护理工作是一份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护士,是一群离生死最近、承载无数期望的人,是一群拥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崇高精神境界的人。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人物名片】舒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后)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如果要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学领域重大理论传承创新有哪些?络病理论当仁不让。络病理论指导下的通心络胶囊也因其疗效显著且证据确凿首次登上了《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2022年影响因子120.7分),让全世界为之轰动。当下,络病相关研究进行地如火如荼。
·斯万特·帕博获奖非常非常出乎我们意料,因为这跟诺贝尔奖的传统非常不一样。他的获奖理由跟以往的获奖者是不一样的,以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获奖者的研究是很技术性的,能够解决一个应用问题,比如找到青蒿素,解决了疟疾流行的问题,治疗疟疾。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 科普|让细胞遵循正确的“说明书”——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再次揭示生命的精妙新华社记者郭爽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通过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重大科研突破,在全球首次发现了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此次研究发现的全新治疗靶点和候选新药有望从疾病早期对帕金森病进行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2024年6月15日至16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王永炎“三名”传承工作室
邻苯二甲酸酯作为一种增塑剂(塑化剂)可以使塑料更有张力、更柔软但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3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显示学生文具、书包、童鞋、服装等皆出现邻苯二甲酸酯含量不合格[1]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 属于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