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苏联解体,无疑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综合引发的复杂政治事件。那么问题来了,谁最应该为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在俄罗斯学界,很多人将矛头直接指向了苏共中央(拓展阅读:一文概览:苏联兴衰的历史轨迹)。
突如其来的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宣布散伙,这事儿就像天上打了个响雷,全球都炸了锅。苏联的散伙,意味着冷战时期那种两个超级大国互掐的局面结束了。以前,美国和苏联在全球范围内斗得你死我活,世界就像被冷战的阴影笼罩着。
本文为系列长文《苏联民族政策的变迁与波罗的海三国》的第三部分,字数约6600字,阅读时间约18分钟,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在废墟上重生—战后的苏联与波罗的海国家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苏联基本上取得了和原沙俄帝国相同的地位。
这一年8月23日,离心倾向最严重的波罗的海三国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波罗的海之路”反苏示威游行,加起来也就几百万人口的三国,出动了200多万人,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手拉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75公里的人链,穿过波罗的海三国,他们高呼“自由”、“脱离苏联”、“俄罗斯人从波罗的海滚出去”等口号…
引言:辉煌往昔,苏联曾经有多强大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其诞生于1922年,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建 ,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成立之初,苏联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经济基础薄弱,国际上还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和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