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李韧 黄璐璐本期嘉宾:倪闽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尚俊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刘庆峰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焦建利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继去年ChatGPT带给人们极大震撼之后
大家可能更关心AI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AI 虽能帮我们从繁琐重复的工作里解脱出来,可它终究只是个工具,永远替代不了我们自主思考。过度依赖 AI,就像是把大脑的控制权拱手让人,放弃了最宝贵的思考能力。要知道,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的思维、经验与创造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月14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三创教育研讨会”在重庆第八中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各抒己见。专家们认为,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显得格外重要。
□ AI工具不仅能帮读者快速了解书籍内容,还可以对读过的书进行分类归纳、标注关键词,方便查阅和应用。此外,AI工具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管理,根据读者的兴趣筛选书籍、推荐书单,提高学习效率。□ AI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学科知识融合成为可能。但AI与所有新兴科技一样,都是一把“双刃剑”。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对近年来教育机器人领域百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系统分析,形成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学习?百篇教育机器人学术文章深度分析》的报告,提出以下研究发现:与机器人协同教学,构建真实学习环境,适应智能时代的素养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