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路线图:从医疗辅助到意识永生 1. 2025-2027:医疗突破期 - 全球10万渐冻症患者通过脑机接口恢复交流能力 - 抑郁症精准调控有效率突破75% 2. 2028-2030:增强应用期 - 记忆存储芯片进入消费市场,单次存储成本降至$500 - 脑机接口驾驶员引发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变革 3. 2031-2035:意识迁移期 - 首例完整意识上传实验在瑞士完成 - 全球数字遗产立法覆盖38个国家 --- 结语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从1924年发现脑电波到实现双向脑机交互,人类用百年时间打开了意识数字化的大门。
在科技领域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神经科技公司Neuralink高调宣布,已顺利完成脑机接口的首次人体实验。一位瘫痪患者借助这项前沿技术,成功通过意念发出一条推特。这一突破性成果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同时也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关于科技伦理和人类未来进化走向的激烈探讨。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今年1月为瘫痪男子阿尔博进行了世界首例脑机芯片植入手术,3月公布的视频显示,阿尔博能够顺利使用“意念”在网上下棋。不过,这一试验近日出现了问题。“神经连接”公司5月8日表示,阿尔博身上的植入物出现问题,导致从他的大脑中捕获的数据量减少。
当地3月21日,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更新首位大脑植入患者的情况,这位四肢瘫痪患者已经能通过意念玩视频游戏和在线下国际象棋。据悉这位患者通过Neuralink的脑机接口,成功实现了大脑与外部设备的实时通讯。
据法新社2月20日报道,美国科技富豪埃隆·马斯克宣布,其名下的“神经连接”公司的首名脑机接口受试者已经可以用意念操控电脑鼠标。“一切进展良好,患者似乎完全康复了,没有我们所知的副作用。他能够用意念操控鼠标,让其在电脑屏幕上移动。
2025年1月22日,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宣布,全球首例脑机接口(BCI)人体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名因脊髓损伤瘫痪的患者通过植入式电极系统,不仅恢复了触觉感知,还能用意念精准操控机械臂完成复杂任务,标志着神经工程学迈入全新阶段。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2024年1月29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已完成首例人类大脑设备植入手术。据马斯克介绍,Neuralink首款产品名为“心灵感应”(Telepathy)。
事件背景:2023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式批准马斯克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开展首次 **人体临床试验**。此前,Neuralink已在猴子实验中实现「意念操控光标」「脑电波打字」等突破性成果。
马斯克透露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首位人类受试者的最新进展。2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一场Spaces直播活动中透露,Neuralink的首位人类受试者“似乎已完全康复,没有出现我们所知的不良反应。
央广网北京2月22日消息(记者朱敏)全球首例人体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又传来新消息。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当地时间19日表示,关于此前他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进行的脑机接口设备的首例人体移植,目前该移植者“似乎已经完全康复,并且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老杨是一位高位截瘫患者,14年来,他的手不能动、脚不能走,承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如今,他可以用“意念”抓取水瓶,并自主完成喝水。改写老杨命运的是一台划时代的手术——全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马晓玉1月29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其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Neuralink)已为首位人类患者植入了大脑芯片,据马斯克介绍,Neuralink首款产品名为“心灵感应”(Telep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