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这一古老的食品,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然而,关于粥的争议也一直存在:粥是否真的是主食中的“差等生”?长期喝粥的人是否真的可能更长寿?本文将深入探讨粥的营养价值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食品。
本文作者:林龙珠,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中医经典科护士冬季,很多老人小孩都容易感冒发热。在发热过程中,会伴有阴液损耗。在发热后,往往会出现口干口渴、大便干、小便黄等津液亏虚的表现,这时候喝米汤再好不过了。
经常熬粥的朋友,对“米粥油”并不陌生。一碗香稠的米粥,盛出来稍稍放凉,在粥的最上层会浮有一层细腻的黏稠物,干了后会变成一层薄如蝉翼的粥衣,这就是“米粥油”。补益佳品“米粥油”中医认为,米粥油是一种有补益作用的食疗佳品。
秋分刚过,饮食有哪些讲究?有人说,喝小米粥可以补脾益胃、增强抵抗力。医生提醒,小米粥虽然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是喝的方法也是有讲究的,小米粥上面的粥油对于脾胃比较弱的人更有益处。那么,秋天多吃鲜枣会气血足、脾胃好吗?莲藕、银耳最润燥,秋季要多吃吗?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在中国人的早餐食谱中粥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席之地”它口感柔软绵密最能唤醒正在沉睡中的肠胃但由粳米熬成的白粥难免有些营养单一所以,我们要↓↓↓芹菜粥材料:芹菜100克,粳米50克,盐、味精适量。做法:将芹菜连根洗净、切段,粳米洗净。将芹菜和粳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至粥熟。
“多吃粗粮”这句话没少听吧,可是大部分的粗粮都质地偏硬,对于牙口不好或者身体虚弱的人来说不是很友好。但小米可就不一样了,它属于粗粮中的“细粮”,特别好煮,又好咀嚼。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是很多人的最爱。如果每天都喝1碗小米粥,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呢?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大寒将至日常要注意保暖,阴雨天气中市民打着伞出行。 记者 李忠 摄本月20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据《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出门5分钟,全身上下都流汗成为日常。应粉丝们要求,今天我们推出一些简单的粥水。材料:鲩鱼腩400克,丝瓜100克,白粥底750毫升,头菜碎、通菜、花生碎各20克,葱花、姜片各10克,盐、糖、胡椒粉、米酒、麻油各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