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时期的奥匈帝国地跨东欧、中欧和南欧,面积仅次于沙俄,不仅面积大,而且人口多资源丰富,工业发达,是仅次于英法德的欧洲工业强国,其钢铁和军火产量也位居世界第四,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厂斯柯达兵工厂就在其境内,而且拥有50多万常备军,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欧洲强国。
1867年,在原先奥地利帝国基础上成立的奥匈帝国,与德、法、英、俄并称欧洲五大强国和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在一战前奥匈帝国领土面积欧洲第二,人口占第三位,其军队数量十九世纪末接近50万,到一战前更是扩军至300万,而其中的骑兵部队编制、武器装备本文来简述一下。
作为世界老牌殖民强国、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一战时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是世界的霸主。英国殖民地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国力雄厚,工业生产份额占到了世界的13.6%,尤其是英国人牢牢控制着世界的海洋、贸易和金融。
十月革命书接上回,俄罗斯共和国继续和德国作战,俄国陆海军部部长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向德军发动了克伦斯基攻势。“虽然沙皇被推翻了,但是我们俄罗斯和德国的仇不共戴天!我们要继续与德军作战!我们要把我们新政府的名声给打出来!”“什么鬼!为什么还要打仗!
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简称“一战”,是由于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参战国家达33个,15亿人被卷入战争,各国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19世纪末,迅速强大起来的德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要求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这就严重威胁到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利益,从而使各国矛盾日益激化,其中,主要矛盾有四对,即英国和德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矛盾,俄国和德国的贸易矛盾,法国和德国因普法战争的矛盾,以及俄国和奥匈帝国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于是,矛盾重重的欧洲,在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签署《三国同盟条约》组成同盟国,与此同时,英国、法国、俄国签订“三国协约”组成协约国,共同对抗同盟国,从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