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风报道:3月17日,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自然教育及生态旅游方案评审会在武汉召开。会议邀请5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审阅并听取该方案的汇报。经质询和评议,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对于麋鹿自然保护区乃至天鹅洲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具有示范作用。
来源:【人民网】探访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访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探访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探访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探访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探访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探访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本文
江汉风报道:近日,湖北文旅石首公司与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试验区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合作进行资产委托管理交接。记者从交接仪式上获悉,麋鹿保护区实验区自然教育和生态旅游规划占地750亩。该项目按照前期的规划方案,将重点打造科普宣教区、麋鹿观赏区和湿地体验区等三个功能区。
冬日时节,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群麋鹿在草地上悠然栖息、觅食。夕阳的余晖洒落,麋鹿的身影与四周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绘就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91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麋鹿的保护和繁育工作。今年麋鹿产仔季,这里迎来了498头小麋鹿出生。
江汉风报道:7月7日,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意外拍摄到两只通体黑色的水鸟,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专家确认,此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彩鹮。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捕捉到彩鹮身影彩鹮属于鹮科彩鹮属的鸟类,是珍稀朱鹮的“近亲”。
视频:江豚逐浪麋鹿漫步 石首栖息地保护成效显著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今年我国活动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栖息地保护是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关键近年来 石首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完善智慧保护体系 扎实守护江豚逐浪、麋鹿
近年来,石首市天鹅洲生态旅游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记总书记对石首的殷殷嘱托,组建湿地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尽心竭力保护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奋力描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巻,让国宝精灵快乐健康成长,进一步擦亮石首“中国江豚之乡”“中国麋鹿之乡”金字招牌。
郑启柏 摄石首是享誉中外的“中国麋鹿之乡”,长久以来,笔者虽生于斯、长于斯,却始终与麋鹿缘悭一面,未能亲见其灵动之态。直至12月初,相约与几位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及保护志愿者一行,踏入位于石首长江故道的天鹅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才终得一偿夙愿。
近日,记者从湖北文旅石首公司获悉,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经过改造提升后,预计在2025年1月1日前后可面向游客开放,届时将有40至50头麋鹿转移到实验区与游客见面。鸟瞰图观景亭看江豚腾跃,观麋鹿漫步,赏湿地风光。以麋鹿、江豚为代表的珍稀物种是天鹅洲旅游的核心吸引点。
江汉风报道:根据5月26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4年科学技术年会上的消息,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麋鹿种群数量由引入时的94头增至近2000头。这一数字的大幅增长,标志着石首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摄影记者 肖颢首映礼现场鄂产电影,本月又上新。9月3日,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江电影集团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电影《奔跑吧,麋鹿》,在湖北荆州举办全国首映礼。该片以麋鹿为重要角色,讲述心灵受创的小女孩在麋鹿的“引领”下重新找回生命里的阳光的故事。
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巴像驴……早在300万年前,麋鹿就已在东经112.23°,北纬29.49°的长江中下游湿地繁衍生息。曾一度在我国消失的麋鹿,现如今又重新唱起呦呦的歌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麋鹿的家园,了解那群在湖北自由奔腾的麋鹿们。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 刘建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位于湖北省天鹅洲长江故道边的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群的麋鹿在这里栖息生长。经过多年的保护,这里的麋鹿家族已繁衍至3800余头,从当初的1个麋鹿种群发展成现在的4个自然野生麋鹿种群,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熊铭、王成、杨涛)4月11日和1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十年禁渔看长江》系列报道聚焦石首,分别以《湖北荆州:渔民老丁和江豚的故事》和《湖北石首:麋鹿种群壮大 生态保护升级》为题,报道石首市践行长江大保护的行动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