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镇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城西南,于1988年建竹园乡,2001年7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设镇,地形地貌呈“三道梁子,二条槽子”,镇政府驻地乍勒村,距县城47公里,全镇幅员面积164.05平方公里,辖11个村,境内居住有汉、彝、回、白、哈尼五种民族。
原标题:富源县竹园镇推进“党建+信访”深度融合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近年来,富源县竹园镇持续推进“党建+信访”深度融合,以党建促进信访工作提升,以信访丰富党建工作内涵,全力服务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8月10日,正是一年一度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火把节”,富源县竹园镇在糯木村和纳佐村开展以“燃烧激情火把 同唱团结欢歌”为主题的火把节系列活动。走进糯木村,村民们正在进行篮球比赛,来自辖区各村组的篮球爱好者们共同切磋球技,为火把节增添了浓浓的氛围。
原标题:富源县竹园镇抓实“四个一” 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今年以来,富源县竹园镇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探索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有力保障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日一报告”及时预警。紧盯突出风险点,排查不稳定因素。
去年夏天,云南省启动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倡导领导干部当“编外校长”,实打实帮助学校解决困难问题,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一年来,富源县竹园镇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求,实施“编外校长”“名誉校长”制度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实践探索中结出硕果。
曲靖融媒讯 今年以来,富源县竹园镇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以学习贯彻落实“枫桥经验”为导向,以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为重点,探索建立了“四个一”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该镇实施“一日一报告”及时预警。
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干净整洁的村庄。创卫知识宣传。清理道路垃圾。2020年,富源县竹园镇党委、政府作出承诺:用3年时间,带领全镇群众绘制一幅美丽家园新画卷。从此,一场意义深远的创卫行动如火如荼展开,一年有变化、两年出形象、三年上台阶。
曲靖融媒讯(特约记者 王园芬) 今年4月,富源县胜境街道村民蔡某在响水河水库校核水位线沿地表外延500米以内的地带采石、取土,违反《云南省水土保持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富源县水务局依法对蔡某作出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这是富源县抓实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个案例。
本报讯(特约记者张素娴夏关正)连日来,富源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竹园镇、中安街道开展“送技下乡”活动。在竹园镇纳佐村,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带领学生们来到村民家中,与养殖户围坐在一起,详细了解牲畜、家禽等养殖规模、疫病防治、市场销售等情况,并现场讲解养殖的关键技术。
曲靖融媒讯(特约记者夏关正 赵芳)2023年以来,富源县干旱少雨,降雨量较往年偏少50%,导致很多水源点水源枯竭,全县11个乡(镇、街道)64个自然村2.4万人面临饮水困难。目前,富源县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开展应急抗旱保供水工作,让群众能有水喝,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曲靖融媒讯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富源县竹园镇团结村委会侯家小寨村没有开展“两污”治理前的真实写照。近日,笔者走进侯家小寨村,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序的民居映入眼帘,昔日“飞舞”的各类垃圾已经看不见,路面横流的污水有了“归宿”。
回顾2023年,富源县委、县政府克难奋进,坚持高质量发展,交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6.2亿元,增速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增速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7%,增速全市第一的成绩单。
云南省富源县竹园镇糯木村围绕“三阳”服务,落实“三项机制”,开展“三护行动”,运用“组团关爱”模式,不断完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保障体系,力推“一老一小”关爱工作。细微处入手落实“三项机制”优服务落实包保责任机制。
时下,正值大蒜收获的季节。富源县竹园镇新街蔬菜种植基地连片的大蒜地里,充斥着欢声笑语,务工人员正采收成熟的红蒜,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今年的第一茬红蒜产量高,可以卖个好价钱。” 富源县竹园镇川驰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昆全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