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民盟合作之长、关系之密、相互影响之深,也是多党合作史上独具特色的重要篇章。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提出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团结各界坚持全面抗战,号召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开创革命新局面,为领导中国人民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积累了重要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具有承上启下和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
全面抗战爆发后,延安成为革命圣地,展现出蓬勃气象,党外各界对此地无不充满好奇。1945年一个夏日的午后,这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当日,毛泽东亲赴机场迎接,他握住其中一位老者的手,意味深长地说道:黄老,我们又见面了。这位老者就是黄炎培。怎么叫又见面?
特别是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前往延安,瞻仰革命圣地,重温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和老一辈党的领袖的丰功伟绩,十分鲜明地向全党、全国、全世界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
对这份密电,梁实秋心里充满了期待,在前往西安前线慰问之前,他就曾对人说过:“这趟行程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延安,延安是个神秘的地方,有人说他是圣地,也有人说这是外国记者的渲染,我个人更想亲自看看共产党控制下的地方是什么样子”。
为纪念这位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党史信息报》特辟专栏,回顾建党前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湖南、上海、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的革命足迹,展现领袖的丰功伟绩、光辉思想和崇高风范。
延安密语:一场智慧与信念的较量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着民族的未来。1945年的夏天,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国共两党的博弈,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编者按:中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争取民主和反对独裁专制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为何最终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大道同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时代新征程上,他们又将如何传承政治薪火、坚守合作初心、共同团结奋斗?
黄炎培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是民建第一、二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一生抱定救国兴邦的理想,把个人命运和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紧紧联系在一起,追求真理、坚持奋斗,为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