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还可通过被污染的物体传播,每年都有流行,我国北方常见于冬季和初春,可在儿童中广泛传播,发病高峰年龄为1~6个月,80% 以上的病例发生于1岁以内。
进入三月份以来,随着气温不断提升,北方的气候明显干燥很多,加之空气的污染,近来门诊的患者中有一大半是因为呼吸道疾病来就诊,其中支气管炎的病人最多,其次是肺气肿,哮喘病发作的也有,那么怎样识别他们的区别呢?
由于幼儿气管、支气管比较狭小,感染和易因其他刺激而加重,患儿有过敏体质因素,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小儿支气管痉挛或者是肿胀而产生哮鸣,常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度或中度发热,仅有少数病人出现高热,呼气时间延长,粗湿啰音,喘息无明显发作,经治疗后五到七日就可以明显减轻。
昨日,关于家庭常备药一文中(点击查阅☛【崔玉涛谈护理】有备无患,居家有效备药,安全用药!),我们微信团队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非常感谢大家在留言中的各种鼓励,整个微信运营团队都将铭记于心,接下来请看我们的行动!另外,昨日文章主题征集中,小儿支气管炎、肺炎与抵抗力获得了较高支持。
本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苹贝贝(化名)喘息2个多月,在当地医院多次治疗仍反复发作。最近,父母带着贝贝到厦门求治,终于找到了罪魁祸首——原来,贝贝的支气管里堵着一小粒花生米。2个多月前,出生才9个月的贝贝突然不明原因喘息,活动和哭闹时明显加重,安静时稍有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