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消息,天眼查官网显示,近日,上海智信普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余志乾,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网络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制作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上海辖内普惠金融贷款获得新突破。据上海银保监局相关统计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末,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075.6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较年初增加922.09亿元,增幅为10.0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01个百分点;同比增加2513.8亿元,增幅为33.
9月24日,外滩大会正式在上海开幕,蚂蚁集团井贤栋在致辞中谈到了他对新金融的理解。外滩大会是由上海市政府指导,支付宝和蚂蚁集团主办的金融科技盛会,作为新金融代表企业蚂蚁集团的掌门人,井贤栋认为,面向未来,新金融带来服务对象、服务核心和服务方式的三个变化。
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为积极构建碳普惠体系,推动建立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碳普惠专区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测试。参与者在上海碳普惠减排场景践行低碳行为时,符合规定的减排量将计算并签发到参与者的个人碳账户中;将累积的减排量兑换为碳积分后,可在碳积分商城使用碳积分进行商品或权益兑换。
本市正积极构建碳普惠体系。碳普惠是鼓励和引导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一种正向激励方式,通过对特定减碳行为赋予一定价值,推动建立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现在碳普惠专区正式面向社会开放测试啦!我们真诚地邀请广大市民参与此次测试并提出宝贵意见,期待与您共同见证上海碳普惠的成长。
双十一,大家都在“买买买”,钱包越来越瘦,有没有不用小钱也能买到的好东西呢?答案是有的!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即将为大家提供不花钱也能在本市碳普惠指定平台兑换商品和服务的机会哦!那么,什么是“碳普惠”呢?怎么才能参与“碳普惠”呢?
主办方供图新民晚报讯(记者 叶薇)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委昨天共同发布上海市碳普惠绿色出行示范场景。上海市民可以通过公交、地铁、轮渡、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获得个人碳普惠减排量,并计入上海市个人碳账户。
市医保局介绍,2024年度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投保窗口今日(4月23日)正式开启!保费维持129元/年不变,即日起至6月30日24时之前,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含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可进行投保。保障期限为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