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近日发现木豆活性成分抗诺卡氏菌作用机制,该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名族药理学杂志》上。据介绍,诺卡氏菌病是一种不常见的传染病,与结核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发病率持续增加,预后不良。
据市场反馈,近期受天气多变以及诺卡氏菌、虹彩病毒等病毒病引起病害的影响,无论是华南还是华东,亦或是华中、西南,较多鱼塘鲈鱼出现了花身烂身、出血、体表和鳃等部位出现白色结节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出现死亡现象。
现在正值生鱼烂身病高发期,烂身病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尤其是高温期,不同规格的生鱼都会发生。该病潜伏期长,传染性强,这可以说是一种相对较难处理的疾病,生鱼烂身病的流行季节为每年4~11月,高峰期为6~8月,发病水温为23摄氏度~32摄氏度,发病高峰期水温为25摄氏度~28摄氏度,这个季节生鱼烂身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