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至节即事/元·马臻【气象】2023年12月22日11时27分,太阳黄经达270°,节气来到“冬至”。冬至是数九寒天的开端,我们即将步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俗称“进九”。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先辈制定的第一个节气,古有诗句“冬至阳来复,草木渐滋萌”。人们认为冬至这天“阳气”开始渐渐升起,这意味着大自然开始一个新的循环,所以在老百姓眼里冬至甚至和新年一样重要,这天大家会准备诸多美食进行庆贺。说起冬至美食,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饺子。
每年冬至,都是一年之中十分寒冷的重要时间点,但同时也是适合调养身体的大好时机,很多人会用温和的食补方式,既满足口感的需求,同时也能给身体补充相应的营养。提到冬至的饮食,大多数朋友首先想到的就是饺子,然而在这种传统节气,各个地区的人们也会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12月22日,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更是一个重要的民族符号——冬至。俗话说,“过了冬至就是年”,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末尾,冬至代表着我们离寒冬腊月又近了一步,此时,除了我们身上的衣装越来越厚之外,我们的饮食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饺子、汤圆冬酿酒豆腐……四季变换,光阴流转一餐一饭的热气蒸腾中人们为即将进入的“数九”积蓄着热量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一到数九寒天就开始了《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
今天上午11点27分,今年的冬至来啦!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冬至节气一到,北方的天气也越来越冷,根据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在这个寒冷的日子里,我们总喜欢吃上一顿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这也是有寓意的。在中国古代,饺子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食物。
来源:【大河健康报】“冬至大如年。”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与节气时令、气候变化有关。在这些节日,食物进补以及药膳进补被看成是有效且低成本的保健手段。冬至吃什么?有句俗话叫“冬至馄饨夏至面”,也有“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的俗语,还有吃羊肉、赤豆糯米饭、糯米糕和甜酒酿的习俗。
“冬至大如年”,一年一度的冬至来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意思是冬至过后,各地将进入最寒冷的时期,也就是到了“数九寒天”。民间有祭拜祖先、捏弄耳朵等习俗,在饮食上,各地也有不同的节气饮食,例如羊肉汤、年糕、冬至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