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举改变了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力量对比,然而远征欧洲大陆的美国军队却是一支战备程度较差的军队,普遍缺乏各种口径的火炮,为了尽快弥补火力不足,同时也为了减轻后勤压力,美军大量装备英法的火炮。
一战后美国根据一战那泥泞地狱般的战场总结出需要一种能够较为从容应对的各种复杂地形的支援火炮,军方要求这种火炮射程要达到4600米,口径75毫米,重量不能太重平时可以由4名士兵拖拽行动,这个要求在当时可以说非常高了,主要是射程是个大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武器又开始采用如无人机、数字化火控系统、精确制导炮弹、自动装弹机等一系列新技术进行重新武装,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出现了采用后装填的线膛迫击炮,具备直射能力,作战范围进一步扩大。
Nemo机动式迫击炮进行实弹测试。 图片来源 美国陆军综合编译张昊天大口径榴弹炮、多管火箭发射器和反舰导弹,在俄乌冲突中“存在感”十足。不过,在身处前线的双方步兵眼中,迫击炮的地位不比那些复杂、昂贵的高端武器逊色。
化学武器的使用在历史中有很多记录,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无疑是使用毒气最疯狂的时代,根据战后统计在一战中各交战国使用的毒剂达45种之多,重量在12万5千吨,造成10万人死亡、117.65万人伤残,占一战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一。
本人比较喜欢《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在虞啸卿给禅达收容所的“川军团”鼓劲加油时讲到“被日本人的手炮打怕了”,他拿起一颗炮弹说道是“美国人的60毫米迫击炮,比小日本的威力大,打得准”,作为美国连排一级的支援火力,M2型60毫米迫击炮成为美国大量二战影视剧里出场率最高的迫击炮,除了该炮产量很大以外更重要的是改型迫击炮也是美国一线十分倚重的支援火力。
作者:M·辰#历史篇—16#今天,历史篇-16要为大家呈现的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中外各式迫击炮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坐力的小型火炮,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组装快捷、随时投入战斗等特点。
中国远征军首次作战失利,黄埔好学生杜聿明,谨遵校长蒋介石教诲,率领国军第一支机械化兵团“第五军”,选择了穿越野人山归国,仅在野人山内,就非战斗减员1.47万人,总军人数从4.2万锐减至2万,辎重装备损失殆尽,“机械化”不复存在,真是入缅大鳄鱼,回国小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