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7日),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展 “承源远中华之志,看今朝少年风采”活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活动现场,诗朗诵《古今少年志》赢得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三年级学生徐睿潇告诉记者:“参加了舞蹈、朗诵,领诵‘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来源:【中国吉林网】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3月19日,共青团南关区委联合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打造“中华经典薪火传 博学笃志正少年”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三楼多功能厅举办。
诗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是我们从童年时代得到的最可贵的礼物。在坚持“五育并举”的培养方针下,为引导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以美育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美育目标。
春节临近,空气中喜庆的味道逐渐蔓延开来。而作为长春高中独特存在的长春外国语学校,近日更是喜报频传。截至目前,长春外国语学校已有34名学子被保送,让人精细的是,高三学子韩欣彤被北京大学录取!快来看看这些被报送优秀学子的名单吧。
小学生在参与投壶活动。张瑶 摄3月15日,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展古风爱心义卖活动,小学生们身穿汉服,集中义卖书籍、古风首饰、美食等。他们通过校内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易,成功售出商品,并将所得款项捐出。 小学生在介绍义卖的商品。张瑶 摄小学生在义卖。张瑶 摄小学生在介绍义卖的商品。
2023年10月,一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班上七成学生下课后不出教室”,引发热议。新华社组成调研小分队,在全国多地中小学校园开展深入调研,听取和分析多方观点,形成《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系列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有效推动了相关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
近日,共青团南关区委联合长春动植物公园打造“中华经典薪火传 博学笃志正少年”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长春外国语实验学校、南关区实验学校接连举办,组织创意节目,以新演、趣演等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
5月21日,长春市桂林街道湖光社区家庭教育学校正式启动。该家庭教育学校旨在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湖光社区辖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及辖区优良的家文化建设。
长春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学生课间在操场跳绳。(受访者供图)除了上厕所不能随意活动?——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现象调查课间10分钟对学生来说十分宝贵。自由奔跑的身影和时时传来的欢声笑语,是校园充满活力的风景。
5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市科学技术协会、长春市教育局共同主办,长春分院系统各单位承办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长春分院主场活动”(以下简称公众科学日)在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拉开帷幕。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连日来,有关“课间10分钟”的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学生、家长和网民反映,一些中小学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连楼道都不可以去”“不能随意离开座位”“不能高声说话和跑跳”● 不少受访家长认为,主要原因是学校和老师为了方便管理、减少麻烦。
通讯员 任栖瑶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近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团队在区教育局、区妇联的组织下,走进长春净月外国语实验学校英泽校区,开展了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大家对反有组织犯罪法有过了解么?”宣讲活动以提问互动的形式拉开帷幕。
来源:【中国吉林网】共享学术智慧,共促艺术教育发展。9月21日至9月23日,新艺术课程标准背景下艺术教育“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研讨会在吉林艺术学院举办。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为学术指导,吉林省学校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吉林艺术学院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