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吃货一座城市的苏醒从一顿早餐开始。昨天(2月5日),节后开工第一天,杭城的早餐店开始回归了。刘师傅和卢阿姨经营的夫妻店“面食小店”成了三里亭农贸市场周边第一批开门的早餐店之一。“这里是‘早餐一条街’,有十几家早餐店。
来源:【看余杭】在不少余杭人的早餐食谱中,总少不了一份皮软底脆、一口爆汁的生煎。早晨排个10分钟的长队,咬一口生煎,“真当是香啦!”而在余杭五常就有一家“网红”级别的生煎包店——葛师傅小吃。店主葛师傅是一位用生煎包征服了无数食客的民间美食手艺人。
杭州吃货杭州东山弄市集里的“碗里香”刚开业就收获了一波流量。馄饨、拌面、牛肉煎包,看上去很常规的早点,网传用料往顶配走,价格很亲民——五元吃饱,十元吃好。潮新闻记者决定去实地看看,是网红店为开业搞噱头,还是真走平价之路。
来源:美食探索家 位于浙江中西部的游埠,别看地方不大,可是有名的贸易基地,这里有着钱江上游第一埠的称呼,也是浙江四大千年古镇之一,游埠的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就孕育了很多美食特产,像游埠酥饼、游埠辣椒、游埠土鸡,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很出名。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章洁“这完全不像菜市场,就是一个购物综合体。”近日,升级后的杭州西湖区古荡菜市重新开门迎客。古荡菜市建于1996年,位于古荡新村附近,是杭州人熟悉的老菜场了。2023年底启动提升改造工作后,古荡菜市2024年3月25日搬迁至临时过渡点。
来源:【杭州日报】近期,杭州气温骤降。什么是给早起的人最好的慰藉?那必须是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拌面配油条,再来一碗冒着热气儿的豆浆,虽然朴实无华,却是无数杭州人早餐的灵魂担当,一口下肚,就是“落胃”两个字。
下午4点30分,小张和搭档开着一辆乌黑的电动三轮车,来到先前踩好的摊位点,准备卖汉堡。这个地段位于杭州滨江区,紧邻江晖路地铁站,背靠小区,马路对面有不少公司,小张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出摊,正是看中了这里下班时间的人流量。“今天我准备了75个汉堡的原料,应该都能卖完。
来源:杭州日报 来自杭州的食客老汤等不及了,他顾不得烫嘴,夹着一只刚出笼的小笼包,避开嘴唇,用门牙咬在四分之一处。半凝半汁的肉汤,与半肥半瘦的肉馅,连带着滑而不黏的面皮,在他的咀嚼下撞出了满嘴的鲜香。这一幕,在杭州城西北这家门脸不过4米、堂食空间20多平方米的小店里,司空见惯。
本周五,一个寻常工作日早上。中山南路上的泮芳春煎饺门口,再次排出三四十米的长队。人虽然多,队伍动得倒也算快。一锅170只的煎饺出炉,周围立马香气四溢,饺子皮薄、底酥、肉嫩,瞬间勾动味蕾。店员们手脚麻利地按份装盘递给食客,基本上人均排队20分钟就能拿到饺子。
今天凌晨4点,绵绵细雨中,杭州西溪路上的王氏烧饼店,第一炉烧饼和第一锅油条已经出摊了。昨天上午,首版杭州米其林指南发布,51家餐厅首次进入米其林指南推荐榜单,包括6家一星餐厅、12家必比登推介餐厅和33家米其林指南入选餐厅。
来源:【杭州日报】烧饼配油条,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虽朴实无华,却是无数杭州人的早餐“标配”,更是家乡的味道。工作日早上7点半在杭州余杭街道南安路上,有这么一家没有门头的早餐店,卖了25年的烧饼油条和豆浆,店内的座位天天爆满,到周末的早上还要排队。
我们国家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从早餐开始到宵夜结束,一天四顿的美食举不胜举,光是一个早点就数不过来,有名的扬州早茶,广式早茶,或者就是包子稀饭馒头,每个地方的早餐都不一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能给早起的人们带来幸福感。
【来源:杭州交通918】昨天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假日,当天,杭州的年货采购大军集体出动,各大超市人气爆棚!许多市民在大型商超被挤到劝退:停车排长队、进门排长队、购物车排长队、付钱排长队……这大场面真的第一次见!
包子是我国传统美食,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人们之所以喜欢吃包子,是因为包子可以作为简餐,包子的营养全面,荤馅儿的包子,有菜,有肉,还有碳水,加上包子的口感好,能满足很多人的不同的口味,一顿饭吃几个包子,经济实惠还吃得特别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