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产业“风口”。一方面,需求端星辰大海,充满机遇,另一方面,供给端群雄逐鹿,竞争激烈,从光伏到锂电再到储能,新产能不断投放,新技术不断推出。近年来,南通市以“双碳”战略为指引,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绿色经济浪潮。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能在学校听到‘南通’两字特别亲切,为家乡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感到自豪。”12月4日,由南通人社部门组织的2024南通海洋产业校园行(青岛)活动走进中国海洋大学西海岸校区。在招聘活动现场,该校海洋技术专业研三学生王振南向两家心仪企业递完简历后自豪地说。
春潮涌动,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里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吸引各地客商的目光;晚上8点,移动互联网上,属于南通家纺的热闹才刚刚开始。南通家纺产业集聚区,是目前我国3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之一,也是南通重视版权工作的一个缩影。
7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十三场: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江苏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中勇担使命。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作主发布。
在长江入海口北翼的南通,一座座现代化的船舶海工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绿色制造,一艘艘绿色大船从这里起航,驶向深蓝的大海。南通市作为中国船舶海工产业的重要基地,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船舶海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全球船舶海工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树立典范。
眼下,江苏南通海门区多个新能源项目建设正酣,动力电池、硅晶光伏、风电装备、氢能、储能等新业态布局力度加大,能源转型稳步向前。在“双碳”发展大背景下,海门区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两大成长型产业”之一重点打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是海门决胜未来的“关键一招”。
央广网南通11月25日消息(记者王锡斐)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南通家纺风头无俩。除了线下市场一如既往的车水马龙,各路网红也纷纷走进家纺名城,带货数据格外养眼,业内人士透露,仅头部达人涂磊双十一当天的带货金额就达1.3亿。
7月30日上午10时,江苏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十三场新闻发布会,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以及南通市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加快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等方面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4年1—11月,南通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幅列全省第二。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对GDP增长贡献度达55.3%,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2%。2024年以来,南通市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韧性增强,有力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
日前,南通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通调查队发布一季度南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南通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全市列统的34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为88.2%,比上年全年提升8.8个百分点。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生物医药是近年来各地竞相布局的热门产业。南通将生物医药作为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之首,近年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全方位嵌入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链,加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