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数十年里,媒体无数次为电子邮件写下了讣告——2003年,被垃圾邮件掐死;2007年,被社交网络闷死;2009年,被Google Wave等实时通讯工具压死;2013年,被Facebook Messages干掉。
从国企到外企的“电邮冲击”张明最近从国企跳到了外企,一进入外企,他发现外企大多数工作都是在电邮上展开的,甚至同事之间70%的交往是在电邮上进行的,经过两个月的工作,他总结了三条经验:邮件多过公文张明过去在国企,曾经当过领导的秘书,国企盛行的是文本公文,公文都要打成小四号字的仿宋体
Huffington Post连续发表了五篇文章讲述电子邮件的历史,文章声称电子邮件是印度裔美国人V.A. Shiva Ayyadurai在1978年发明的。Techdirt发表文章批评Huffington Post,称这家知名的网媒胡说八道,抱怨如今的主流媒体根本没有事实核查。
心理学家表示,幸福的秘诀就是关闭手机里的应用程式,忽视不断涌入的电子邮件;他们警告,持续更新的资讯是“有害的压力源”。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导,根据研究,科技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收发电子邮件,养成人们认为自己无时无刻都能工作的文化。
字数统计:1360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3分钟前言近几年来,微信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在最近的我们的调查问卷中,使用邮件进行日常沟通的的比率甚至低至5%左右。那么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是否能够取代邮件,成为公司商务沟通的主要工具?本文将与大家一起探讨这样的问题,看看哪种方式更合适。
2016年的大选至今,“电邮”已经让希拉里触过两次霉头。一次是电邮门,闹了一年多才等到七月上旬联邦调查局决定放她一马,免于起诉。没想到不过三周的时间,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又爆出新的电邮泄露事件: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工作人员近一年多的内部通信,被维基解密在网上公布。
bhbh082015-11-07 14:01●生活记录这个帖子是写给对写信感兴趣的值友的。自从我发上个展示国外回信的帖子,有部分值友要求我发一个教程,我也正有此意,因为这样比在帖子底下回复大家的评论能更好更全面的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过去一二十年,极端天气愈发频繁,全球气温屡破新高……对抗气候变化迫在眉睫,各行各业人士纷纷站出来,为节能减排建言献策。最近几年,欧美就流传着一则很火的环保建议:频繁发送电子邮件会加速气候变暖,如果每个人都能少发一封电子邮件,将会产生巨大的环保效益。这,是真的吗?
据悉,雅虎计划在年底推出加密电邮服务,使用户能够通过简单操作完成加密。雅虎首席信息安全官阿莱克斯.斯塔莫斯(AlexStamos)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款既安全又值得用户信赖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它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既易操作,又可保护隐私免受侵犯。
海外网2015-05-21 09:51:11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图片来源:法新社)海外网5月21日电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华盛顿地区法院下令美国务院立即公开民主党潜在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担任国务卿期间数以万计的电子邮件。
An English language periodical that publishes original academic papers and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立即注册,与更多好友畅游大江!您需要 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会员注册x 邮件沟通较之面对面交流的一大优势在于,你可以借助一切力量使得你撰写的邮件准确无误得表达你的意图,而不必担心发音不标准或语法错误等让人尴尬的掉链子情况发生。
为了让自己的攻击看起来有理有据,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陈时中日前“秀”出了去年12月31日发给世卫组织的邮件。不“秀”出来,民进党当局的谎言或许还有发挥的空间;“秀”出来,则自证厚颜无耻没余地!台湾民众的脸面都被丢光了!这封英文电邮的内容很简短,翻译成中文是:“今天的新闻消息
IT之家(www.ithome.com):电子邮件:互联网唯一的常青树许多人都盼着电子邮件死亡。《商业周刊》记者写道,电子邮件已死,至少这是硅谷所指望的;工作软件创业公司Asana的一位联合创始人说,电子邮件变成了反生产力的工具。
金管局呼吁市民提高警觉,留意声称与中银香港(02388.HK) 0.000 (0.000%) 浏览大图沽空 $2.37百万; 比率 1.747%浏览大图、恒生(00011.HK) -0.700 (0.548%)浏览大图沽空 $1.15千万; 比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