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是治疗肿瘤的一个里程碑。自从2003年问世以来,靶向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大多数患者及家属都知道,服用靶向药之前需要行基因检测,如果有突变就可以吃靶向药。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种“广谱靶向药”无需行基因检测。靶向药的分类:1、有明确靶点的靶向药。
包括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科学家在内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癌症可能完全是由表观遗传变化引起的,换句话说,表观遗传变化有助于调节基因表达,并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尽管基因组完全相同,但个体却会发育出截然不同的细胞。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说到晚期肺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没救了”。尤其是那些找不到基因突变、无法用靶向药治疗的患者,往往被医生无奈地告知:时间不多了。然而,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经常有觅友在后台留言问科普君这个问题:没有基因突变,真的没有药物可用了吗?从目前已上市的靶向药物来说,靶向药都是针对有相应基因突变的靶点,比如EGFR抑制剂就是针对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就是这个道理。
2004年,全球首个治疗肺癌的靶向药吉非替尼在国内上市,这个时候,也只是多了一种治疗方法,能买到药的人很少,具体这个药对哪种肺癌有效,效果怎么样,还只是在探索阶段,什么基因检测、基因突变靶点,都还没有概念,印象最深的就是多数患者吃完这个药后会起好多皮疹,手脚脱皮,各种瘙痒等,总体来讲效果一般。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主任、肺癌首席专家张力教授指出,“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BRAF突变肺癌方案在国内获批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使得BRAF V600成为继EGFR、ALK、ROS1之后又一个晚期NSCLC可靶向基因突变,这是肺癌靶向治疗领域又一重要的里程碑。
·Intellia在新闻稿中称,这是显示体内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可有效重复给药的首个临床数据,表明体内基因编辑重复给药完成概念验证。NTLA-2001并无针对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重复给药计划,但这些数据表明体内基因编辑可以在必要时重复给药用于治疗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