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是指1946年至1948年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甲级战犯的国际大审判。最终被绞刑的人员有:东条英机、松井石根、武藤章、坂垣征四郎、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土肥圆贤二。这些人都是罪该万死的恶人,但是更可气的是有的一些战犯并没有接受审判。
来源:新华社11月12日是东京审判闭庭75周年纪念日。11日,我国学者重新翻译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在上海首发。11日,新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译者、上海市外文学会原会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叶兴国在首发座谈会上展示新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国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大规模的审判,除在日本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负责审判甲级战犯外,还在各地设立法庭审判乙丙级战犯,其中包括国民政府在南京、上海、徐州、北平、济南、广州、汉口、沈阳、台北、太原等地对日本乙丙级战犯的审判。
南京大学教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生,发现并公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威廉·韦伯的个人档案。专家认为,韦伯个人档案有助于促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南京大学教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生发现的威廉·韦伯个人档案(部分)。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苏等11个国家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28名甲级战犯进行审判,梅汝璈担任中国首席法官参与审判。经梅汝璈等人不懈努力,最终将东条英机等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1904年,梅汝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朱姑桥梅村。
中新社南昌8月15日电 题:梅汝璈后人讲解“东京审判”11载:“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作为梅汝璈的后人,我有责任让更多人知道东京审判的历史。”梅汝璈第四代后人梅庭军在梅汝璈故居内如是说。
1949年12月25至30日,在苏联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苏联政府组织特别军事法庭对二战元凶日本法西斯发动“细菌战”的罪行,对包括最后一任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等人在内的12名日本细菌战犯进行的公开审判,也称之为“伯力审判”。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9日举行的“胜利”组委会会议上指出,正是苏联调查人员收集到的无可辩驳证据,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犯下“危害人类罪”和准备发动细菌战的罪行,“苏军击败关东军、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这些骇人听闻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
探索隐藏在沈阳街头巷尾的小众景点,审判日本战犯法庭就是其中之一,是许多沈阳人也不晓得的地方。世界人民不但要求对德国法西斯分子进行审判,还强烈要求对日本法西斯也给予同样的待遇,因此在纽伦堡审判之后,盟军随即在1946年组建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展开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