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草原云】【内蒙古日报-草原云:前新社】近年来,察右前旗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加大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服务力度,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多措并举让更多职工享受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的好政策,为职工健康撑起医疗互助的“保
原标题:职工医疗互助让劳动者更有“医靠”(主题)去年我市12198人次获补助2408万元(副题)泉州晚报讯(融媒体记者陈淑华 通讯员黄丹萍 王子凡)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2025年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已于本月1日起展开,企事业单位所有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在职职工均可由单位工会统一组织参加职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宁夏西吉县: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深入人心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马学礼 李静楠 通讯员 靳洁琼“当初我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没想到这次生病真的派上了用场,而且一次性获得了1万余元的互助补助金。
“云南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以下简称云南医互)推行20年,迄今参加职工超5860万人次,惠及职工超700万人次,收支总计103.82亿元,已成为云南工会的招牌工作。”在日前云南省总工会举行的“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20年”新闻发布会上,省总工会副主席张驰表示。
近年来,红河州各级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增强职工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出发点,致力于减轻因病住院职工的医疗负担,动员广大职工参加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发挥医疗互助“无病我帮人 有病人帮我”的作用,切实减轻了患重大疾病职工家庭的经济负担。
原标题:云南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引题)300多万职工坚持20年的爱心行动(主题)云南日报记者 郎晶晶职工医疗互助,是360多万名职工参与的互助互济活动,是一个陪伴云岭职工20年的工会活动品牌;职工医疗互助,是帮助职工解决医保报销后的医疗费用困难,筑起的“第二道健康防线”;职工医疗互
“您好,请登录‘阳泉工会’App,进入‘医疗互助补偿金’,进行医疗互助费用报销。”近日,阳煤集团长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职工牛师傅办理完出院结算手续,手机便收到一条提示短信。“以前申领互助补偿金,既要填写申请表,又要准备相关材料,还需要到服务窗口现场办理,耗时又费力。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10月26日记者从云南省总工会获悉,自2004年启动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以来,全省累计参加医疗互助职工5860万人次,累计补助患病住院职工700万人次,共发放补助金额48亿余元。
中工网讯 12月17日,记者从湖南湘潭市总工会召开的全市第十二期工会职工医疗互助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全市新一轮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正式启动,全市各级工会将扩大宣传,落实责任,做好新一轮续保参保工作,让广大职工更有“医”靠。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是工会组织开展的一项民生工程。
原标题:漳州出台2025年度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实施办法(引题)让职工多一份“医”靠(主题)福建日报记者 黄小英 通讯员 邵爱霖职工医疗互助,是工会为职工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汇聚了“娘家人”的关心和广大职工的爱心。近日,2025年度《漳州市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实施办法(暂定)》出台。
说到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广大职工肯定都有所了解,参与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能有效帮助广大职工减轻住院医疗产生的经济负担。内蒙古职工互助保障协会事业拓展部部长 杨澜内蒙古职工互助保障协会审核服务部部长 曹欢欢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行动的第六年。
来源:邢台日报 原标题:我市2025年度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启动邢台日报讯(记者籍明泉 通讯员李华杰 刘玉冰)1月14日,从市总工会获悉,我市2025年度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启动。凡参加我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由所在单位工会统一组织,职工按规定自愿缴纳参保金,即可成为保障对象。
来源:云南日报 原标题:第二十一期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开始了!无病我帮人,有病人帮我。第二十一期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已经启动,参加云南省职工医保或城乡居民医保的工会会员(在职职工)及参加第二十期活动的退休人员均可参加。交费标准统一为120元/人,最高补助保障100万元。
【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界别提案】发挥职工医疗互助作用 提升职工医疗保障水平本报北京3月4日电(记者朱欣 陈晓燕)今天,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界别提案——《关于更好发挥职工医疗互助作用满足职工多样化健康需求的提案》。
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生病致贫、意外致困,在职职工遇到此类难题怎么办?记者日前从市总工会获悉,我市将全面启动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让职工多一份“医”靠,获得更多的归宿感和幸福感。生病致贫、意外致困,在职职工遇到此类难题怎么办?
11月29日,记者从省总工会有关部门获悉,日前,省总工会、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的通知》,深入推进全省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在职职工抵御疾病风险能力,促进全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