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第三方环监境测机构成了香饽饽。从建设项目开工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到项目建设竣工的自主验收,以及排污单位申请排污许可证,甚至基层县区环保部门执法检查,都需要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监测。不过,本该是客观和公正代名词的第三方监测机构,也可能成为数据造假“窝点”。
“只测两个排气口,剩下的全部造假。”近日,有媒体记者相继卧底西安、太原两家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发现它们通过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出具虚假监测报告等方式,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长期以来,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利用专业和技术优势,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为排污单位提供专业化服务。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高人民检察院今天(6日)发布3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该批典型案例均由最高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联合挂牌督办,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检测、机动车尾气检测等领域。
按照山东省《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范》要求,第三方运营公司岗位设置和车辆人员配置要求为:岗位至少应设置运行维护管理、备品备件管理、信息化管理、专职质量监督和现场运行维护等岗位,各岗位职责:1.运行维护管理:负责建立满足GB/T 19001标准要求的运行维护质量体系,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来源:【新甘肃】□戴先任聘请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主要是保证监测的公正和真实性,但新京报记者相继卧底西安、太原两家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发现他们经常弄虚作假,通过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出具虚假监测报告等方式,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
作者:朱昌俊全面整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已被列入生态环境部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这个行业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呢?近日,有媒体记者卧底西安、太原两家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发现他们经常弄虚作假,通过伪造、篡改监测数据,出具虚假监测报告等方式,帮助排污企业蒙混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