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10日电(记者 许婧)《大思政:学校思政、社会思政、网络思政》(以下简称《大思政》)新书发布暨大思政热点研讨会9日在上海开放大学举行。新书发布会由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思政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
新京报讯(记者刘洋)大中小学思政课应如何衔接?在工作推进中形成了怎样的成果?4月22日,第三届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高峰论坛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举行,此次论坛以“创新新时代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深化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研究”为主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展现中国形象的时代任务,“大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应肩负起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摘 要:“大思政课”是具体系统性的课程,表现为强调整体性原则,着眼于新时代我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时代新人培育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进行系统审视,“大思政课”是通过融入社会发展系统整体来破解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难题。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新动力和新要求。
来源:【宁夏日报】“大思政”是以思政教育为核心,旨在全面加强学生思政素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大思政”理念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对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