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消息,近日,美妆品牌韩束母公司上美股份陷入“因AI裁员”风波。一张上美股份创始人吕义雄在工作群部署“用AI替代人工”的聊天记录在社交平台流传,其中列出了各部门裁员的比例,客服部门淘汰率高达95%。
(本文作者卢向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教授)数字经济时代,“人”的角色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当AI成为了企业的“新员工”,人与AI的协同合作将逐渐成为生产过程中的常态。当碳基与硅基两种智慧碰撞,如何摸索出新的协作模式以提升整体效率?
来源:证券日报 智能体成提质增效新引擎 本报记者 李雯珊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上线福田区政务大模型2.0,率先推出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已上岗。据悉,这些“AI员工”除了具有通用大模型的能力以外,还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智能体,可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持续变革已经成为当今商业环境下的新常态。在埃森哲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受访的1000 家企业中,95%的受访企业在过去三年中进行过至少两次的变革,61%的受访企业进行过4-8次变革。其中,生成式AI的应用是当前推动变革的首要因素。
新华社 近日,深圳福田区70名“AI数智员工”上岗的消息引发热议。公文处理效率提升90%、执法文书秒级生成、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提升至95%……数字背后,是AI技术对传统工作模式的颠覆性重构。这一变革传递了哪些信号?如何看待这场“人机协同”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