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时期,八路军先辈们缺枪少粮的情况下,依靠着顽强意识以及毛爷爷的英明指挥下赢得了抗战胜利,八路军先辈的枪支弹药大部分都是收缴过来的,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听到“王八盒子,马牌撸子,歪把子,驳壳枪”等等,是不是很好奇这些枪的原型都是哪些呢?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东南6公里的三道崴子丛林当中,战至孤身一身的杨靖宇将军陷入日伪军“特搜班”重重包围之中,面对敌人的劝降,将军丝毫不为所动,用手中的两只枪射出不屈的子弹,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抗战时期,国军日军的伤亡比例接近1:5,相对于其他参战国来说这种伤亡比是比较巨大的,要知道最惨烈的苏德战争伤亡比不过1:2.5,抗战时期国军出现巨大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武器方面过于薄弱,毕竟民国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化薄弱,导致武器装备以及后勤方面难以跟得上日本。
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手中的手枪可谓五花八门,有些是没得选,有些则是枪中精品,为抗击日寇立下汗马功劳。今天我们就来细说中国军民口中的6款精品手枪: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一枪——“枪牌撸子”比利时勃朗宁1900手枪(FN M1900 / Browning No. 1)。
在民国时代,由于此时的国内军工技术极其落后,就别说火炮了,就算是步枪、手枪这样的轻武器都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最多能做的也就是仿制复刻,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轻武器都能仿制成功,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小型手枪,可以说几乎无法仿造,只能依赖进口。
【当年今日:中山县•1949】(56)国民党报纸相关报道1949年9月21日,中山县五区三乡乡公所向国民党中山县政府报备:鉴于辖境毗邻山区,匪徒时有出没,若无强大武力,则今后治安堪虞,因此日前召集乡民代表开会,会议表决成立“购械委员会”,并推举吴康鉴、陆定敏、郑庆杰、郑玉祥等人为
社会的持续持续动荡,令当时社会各群体对武器的获取欲居高不下,民间拥有枪械的数量多到超出想象。而又由于当时的社会平均文化水平较低,手中枪械的正式名称实在拗口,故按照形状,枪柄图案,口径、长度等特点为其取了“昵称”
我们经常在抗战电视剧里面听到一些名称,镜面匣子,王八盒子,花口撸子,镜面匣子就是驳壳枪,王八盒子就是日本鬼子的南部十四,花口撸子就是今天要介绍 FN-M1910自动手枪是著名枪械设计师勃朗宁的代表作之一,具有玲珑小巧,构造简单,动作可靠等优点备受青睐。
抗战时期有大量的国外武器在国内参加抗战,中国人给这些武器都起了非常贴切的外号,其中手枪有“一枪二马三花口”,这三种手枪都是美国枪械设计师约翰·摩西·勃朗宁设计,其中“一枪”和“三花口”是比利时FN公司生产,“二马”由虽然也是由勃朗宁设计却是柯尔特公司生产,今天主要讲一讲“二马”即柯尔特M1903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