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定苏绣实践基地有一幅《鸿马图》,是由18万个五角星绣制而成的。关上灯,持手电筒轻移照射,流光溢彩间,这匹骏马愈发活灵活现,丝丝毛发随着光线的变化如波涛般起伏,仿佛在起跃奔腾。 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是一位“90后”绣娘,名唤“阿紫”。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3月18日,在位于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的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里,20多名绣娘坐在绷架前,手指上下翻飞间,一件件精美的绣样逐渐显现出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姚建萍刺绣艺术”创始人姚建萍行走在绷架之间,观察着绣娘们的走线,时不时上手指导。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近日,江苏苏州高新区镇湖苏绣小镇的中国刺绣艺术馆内,“匠承非遗 展卷今朝——邹英姿苏绣文物藏品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其中,数十幅以敦煌莫高窟、鸣沙山为题材的刺绣作品让观众感受到沉静之美。
北京青年报记者7月22日了解到,七夕到来之际,中国美妆品牌花西子推出刺绣限定系列新品。此次,花西子邀请非遗苏绣传承人卢梅红共创打造,首次将手工苏绣与美妆产品相结合,以现代光绣技术加以演绎,让科技赋能非遗文化走进大众生活。
张雪是一位“85后”的年轻绣郎。作为苏绣的传承人,张雪以“万物皆可绣”的理念,创作出别具风格的苏绣作品。他的代表作《星空》融合了25种传统针法,被业内称作“苏绣界的针法教科书”。他以针为笔,将浩瀚星空绣于布帛之上。
9月25日,在“观绣园”传习所内,卢建英(右)在向女儿潘乃舒讲解勾线方法。苏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卢建英在苏州市姑苏区平江路开办“观绣园”传习所,致力于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品鉴、体验、传播苏绣文化的场所。“一架绣绷,十指春风。
7月3日,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右三)在工作室内与绣娘交流苏绣技艺。在江苏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苏绣小镇,一条1700米长的绣品街串联起了400余家绣庄。截至目前,镇湖街道苏绣小镇苏绣年产值近15亿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国名城,这把檀香扇蕴藏着苏州工匠的巧思。”85后青年史志晔是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会长,他正与其他青年手艺人一道向马来西亚友人推介“吴中非遗”。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王一理青铜器作为我国的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艺术品,是华夏文明更迭的见证。市面上很多关于青铜器的仿制品或各种绘画作品,但是,你见过用刺绣绣出青铜器吗?近日,一段“以针乱真”的绣青铜器图案的视频火遍全网,有网友感叹:“第一眼还以为是真品。”“这才是真正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