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到燕国乐毅率领燕、楚、魏、赵、韩五国联军大败齐国,呼吸间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结果在即墨、莒两城碰了钉子,战况僵持下,又碰上自己的伯乐“燕昭王”归天,而继任的燕惠王对自己相当不爽,于是转身投奔赵国去了。
睚眦必报这个成语,是指一个人心眼儿小没肚量,特别爱记仇,为芝麻绿豆大的事儿,也会耿耿于怀。别人瞪他一眼、呲他两句,他也会记在心里,早晚要找机会报复人家。睚眦必报这个成语的创造者,是战国时期的名人范雎。这个范雎可不得了,是个有大谋略的人物。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在攻打许国之前,特制了一面大旗,上绣“奉天讨罪“四个大字,其实周天子并未授权,是庄公假借天子的名义,这便是”拉大旗做虎皮“典故的由来。这面旗帜又大又重,几个壮士才能举起。庄公站在点将台上发令道:”谁能把这面大旗插到兵车上,谁就是攻打许国的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