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苏联杰斯科夫设计局在冷战时代的杰作,能上山,能下海,能装火箭发射器,能发射反坦克导弹,和李延年一样能文能武的战场利器,如今出了民用改装版,只要你出得起50万美元,而且不在乎百公里40升的油耗,那你就可以拥有一辆这种极有个性的房车,跋山涉水如履平地。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装备的63式装甲运兵车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该车有防御能力过于薄弱、传动结构外露易损坏、驾驶舒适性差等问题,而且信息化程度很低,不具备和坦克协同作战的能力,无法满足我军的战术需求。
二战期间德军一直重视装甲武器的使用,在战争初期就使用了大量的半履带车,既能用于武装侦察也能用于运兵,到了1943年,德国陆军希望研制新的全履带装甲运兵车,它除了拥有基本的装甲防护之外还要达到50千米/小时的时速,可以运输6~8名士兵,汽车联盟和BMM公司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设计,它们均是以38nA轻型坦克修改而来。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介绍过BTR-40和BTR-152装甲运兵车的历史和故事,而本篇文章将会介绍苏联的BTR-50装甲运兵车和该车的各种改型。BTR-50装甲运兵车是一种履带式两栖装甲运兵车,因为苏联军队的战术和技术要求该车的车体是和PT-76的车体同时开发设计的。
Bv 206装甲运兵车研发历史追溯至1973年,瑞典军方开始着手考虑Bv 202的后继车型,以应对更为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1974年,赫格隆公司和桑纳公司携手与瑞典国防装备局签订了研发合同,旨在打造一款能载重2吨或运送1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的运输车,其越野机动性需超越Bv 202。
无论到任何的情况下,步兵永远都是最主要的战斗单位,古代的时候步兵靠冲锋,一二战的时候靠坦克和装甲车掩护冲锋,又到了现代高科技时代,步兵乘坐具有超强防护能力的载具进行冲击,所以能运载步兵的车辆也是最重要的,会为步兵提供保护,还能为步兵提供重要的火力支援,因此也就诞生了步兵战车这种载具,同时又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种类型的特点和使用领域都是不同的,履带型通过率较强,但机动速度较慢,而轮式的具有全驱越野能力,行进速度要更快,那么本期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全球15种最顶级的8×8轮式装甲人员运输车。
ZSD-89装甲运兵车(研发代号:WZ534)又称为89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一款履带式装甲输送车,1987年1月生产出3辆样车,1990年7月正式定型命名为ZSD-89履带式装甲输送车。
接上回说!本来是去拍房车的,新出了几款,有奔驰C型房车,奔驰B型房车,同时还有个活动,有十台房车同时出发,场面还是很宏大的。结果雀占鸠巢,广场上先停了几台装甲车,那就先拍吧。。昨天介绍的是反恐突击车,今天看看装甲运兵车。依然是在福特F550基础上改装的,V10反动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