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再发声:北京晨报讯(记者 姜樊)仅仅时隔数日,官媒再度发声痛斥“唱衰中国者”。昨日,《人民日报》再发评论文章表示,唱衰中国者选择性失明;与此同时,《环球时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经济的信心不能被西媒攥着。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题:唱衰中国,只会在事实面前反复碰壁新华社记者 许苏培 樊宇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0日在一场政治筹款活动中,称经济增长疲软的中国是“定时炸弹”。美国国内困局难解,拜登又玩起了拿中国说事的老把戏。
视觉中国供图 图文无关最近,我们听到一些不太看好中国经济的声音。有德媒称,中国经济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但现在想乐观地抛开所有担忧还为时过早;有美媒称,上海、广东等地码头堆满了空置集装箱;还有人说外贸订单都跑去了东南亚。果真如此“压力山大”吗?
多年来,西方一直唱衰中国经济,但中国经济仍然为全球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针对西方“下一个中国在哪里”的疑问,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教授指出,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创新是对唱衰中国经济最有效的回应,也是保障“下一个中国在中国”最有效的方法。
在华日企对中国经济亦是信心十足:今年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72.2%的受访在华日企2021年度实现盈利,40%以上在华日企计划未来扩展业务,日企在华经营的收益率达到14.9%,远高于在美国的6.1%。
上高中的女儿竟然一知半解地跟我提到了“唱衰东北”,于是,我讲了个小时候的故事来给她解释。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家街里的两家国营理发店经营不下去了,因为服务好、发式多的个体发屋多了起来。于是一家倒闭了,员工各奔东西。
——评《中国经济新格局》 《红周刊》特约作者 庞玉志面对困难相对乐观近来唱衰中国的比较多,中国的具体困难也很多,胡一帆博士的这本《战略转型及全球重组》也谈到了中国经济的很多具体困难,但总体上来说还是相对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