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尖叫、咬人……前不久,来自河北的7岁男童小林在父母带领下,赶到北京看心理咨询师。小林的母亲说,孩子有些多动,不听老师指令,一次被班主任拉进厕所教育后,开始变得特别暴躁,遇到一点小事就无法控制情绪,学也没法上了。
中小学心理教师,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在青少年心理问题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这一群体在一些学校面临尴尬处境。在部分中小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并未落到实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心理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中新网1月9日电 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消息,9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下称《通知》)。
今年9月,陕西宝鸡石油中学的心理教师刘海燕,在校园里碰见了一位为孩子办请假手续的家长。今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个高中、高等学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设置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在青少年抑郁症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方面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前提,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的“定海神针”,而掌握其“开关”者则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们需要全视角、全方位、全链条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夯实政策制度保障。
大小新闻客户端2月1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新学期即将开始,学生如何快速收心、调整心理状态,重拾学习热情,元气满满的开启新学期呢?芝罘区道恕街小学心理教师盖才华给出一些开学“收心”指南,请学生、家长、老师请一起看看!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省委政法委等21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四川省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指导意见》,从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培育社会心理服务队伍、规范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四个方面确定工作任务。
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来源:大江网】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郑琛)近日,高安市建山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全体学生与家长的心理健康素养,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与家庭氛围。活动期间,该校针对学生群体,通过心理健康课程与专题讲座“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