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前期,年收赋银 200 万两,万历 46 年辽东用兵加到 300 万两,到万历后期先后加了九次最后 520 万两,崇祯时增加到 730 万两,按当时赋制官田亩收租 5 升,民田 3 升,重租田收 8 升,没收官田收一斗二升,宦官和地方勾结把官田变成民田,将负担加到农民身上,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姓氏##大槐树##家谱##家族##赵氏#全国各地的潘家荒赵氏后裔,各位宗亲,大家好。在甲辰龙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想给大家聊聊我们的家族史。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祖宗也不知道是谁,不知道来自哪里,那我们就是一个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谨以此文缅怀我的父亲董永平。编前语:13年前的今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如今,父亲离开我已经11年了,清贫如洗的我与文字书籍为伴,心依然在漂泊,无缘光宗耀祖,也无力振兴整个家族,唯有听从内心召唤,心怀坦荡地做个不可复制的人,无愧于祖辈,无愧于社会。
神木,陕西最北边的一个小县城,但因煤致富、全民免费医疗又闻名于全国。他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南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北部沙丘绵延,川道开阔,又是陕西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听姐爷(又称“外公”)说,县城又叫麟州城,只因杨家将在这里建城打过仗,至于在后来,就不得而知了。
先后生下了四个儿子,老大张云开,老二张天开,老三张党开,老四张子开,那时正是日本全面侵华时期,一九三几年日军在南昌上空不断扔炸弹,吓得老百姓四处逃窜,余干也没逃脱日军的轰炸,为了活命,我老爷爷连夜带着全家开始逃难,最小的儿子老四还是抱在手里的婴儿,一路跟随逃难人群来到了赣东北地区乐平县,在乐平南门一处稍稍休息安顿下来,过了没多久日军飞机又开始在乐平地区轰炸,满目疮痍的县城又是不安全的,又开始拖家带口在南门乐安江连夜乘船随江飘流逃难来到了乐平偏远的山区名口镇,在靠近德兴市郊区的南港安顿下来,那里人烟稀少,山上植被茂盛,总算能够安全活下来,老爷爷为了养家糊口在名口镇开了一家理发店维持生计,随后第五个儿子张印开在名口出生,一家七口便在名口镇那里生存。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王湛 通讯员 邱伊娜“一本家传抵万金,要让每个中国人都能青史留名!”在3月15日举行的中国个人记忆博物馆——家传互联网平台“云上线”仪式上,前媒体人、家传平台创始人朱子一发出了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