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托孤”的方式,签下了一份“生死契约”,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表示,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凤阳花鼓》迄今为止,《凤阳花鼓》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不仅让学习人教版课本的学生感到十分亲切,甚至金庸都将其写进大作《鹿鼎记》。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小曲中讽刺的洪武皇帝朱元璋,自己明明就是凤阳人。
2014年5月20日,凤阳花鼓健身舞在中华中老年体育舞蹈(香港)国际艺术节获金奖一等奖、最佳表演奖2011年10月23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凤阳花鼓传承人孙凤城在第四届中国农歌会小岗分会场《大地欢歌》上表演《凤阳花鼓凤阳歌》2011年6月16日,凤阳花鼓在首届华东六
《新花鼓赞凤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2021年2月4日,农历“小年”,在全国“村晚”安徽分会场,亿万观众通过云直播观看了滁州市凤阳县农民表演的《新花鼓赞凤阳》,演员们载歌载舞、敲打着花鼓小锣,演绎着凤阳花鼓的创新节目,喜庆的节日氛围瞬间拉满。
9月26日,第二届全省广场舞大赛在合肥红三环体育馆隆重开幕,来自全省的36支队伍登台角逐,我县文化馆选送的凤阳花鼓《故乡情怀》代表滁州市参加大赛,博得满堂喝彩。第二届全省广场舞大赛以“美好安徽舞起来”为主题,由省文化厅主办,省文化馆和全省文化馆活动联盟承办。
凤阳花鼓是淮河花鼓的代表性艺术。在淮河花鼓中,花鼓灯因其瑰丽、欢腾的歌舞被人所知。而凤阳花鼓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凤阳花鼓灯、凤阳花鼓戏)其中之一,因传唱古今的《凤阳歌》而风靡大江南北。但大家常常由于其盛行地域的重合或接近而混淆花鼓灯和凤阳花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