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野生酸枣嫁接大枣技术太行山区不仅有丰富的野生酸枣资源,且素来有 “酸枣生来脾气怪,接上大枣长得快,不占耕地不占田,接了当年就还钱”的说法。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利用野生酸枣嫁接大枣是太行山区大力发展红枣生产的主要技术。1 酸枣嫁接大枣的优越性(1) 成活率高。
在完成嫁接工作后的 4~5d ,浅褐色隔膜层才会消失, 7 天后便会于形成层产生愈伤组织, 接穗愈伤组织在嫁接 10 d 后达到最高数值, 但如果砧木并未接应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则会因为耗尽养分而萎缩、死亡。
3.利用生理调节剂:或赤霉素15 ppm、荼乙酸20 ppm;虫害1. 枣步曲:冬季翻园,挖蛹灭虫;幼虫发生期,以杆击枝,幼虫假死落地,集中人工除之;幼虫期虫口密度大时,用2.5%溴氯菊脂1-3万倍液,可杀虫95-99%;抗脱皮激素苏脲一号50 ppm防治。
来源:【宁夏日报】中宁圆枣制成的空心枣。清明时节,记者驱车行进在109国道中宁段,沿路遍布着尚未返青的枣树,一眼望不到头——这条沿路枣林带有40公里长、4公里宽,尤以枣园段的枣树最为密集。枣园,作为中宁圆枣发源地,因枣而名,坐落在黄河北岸。
为有效破解红枣产业发展瓶颈,王家沟乡以“改造一批”为遵循,积极探索红枣嫁接野酸枣技术,促进红枣这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选取兴隆湾村为示范区,在专业农技员指导下,全力做好红枣产业“优化”这篇大文章。
枣树是我国原产的树种之一,它具有抗盐碱、抗干旱、耐贫瘠、耐雨涝的特性,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新疆和田玉枣,也是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树种,已成为榆林南部山区和沿黄土石山区农村的支柱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及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