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20日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纲要》明确了到2027年和2035年的主要目标。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教育强国建设画出一张“蓝图”。新春伊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国各省份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逐一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找目标、定方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其中,“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与“高中阶段多样化”引发了外界较多的关注。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下文简称《纲要》),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推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列出了时间节点。
中国网1月20日讯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
央视网消息: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作出战略部署和具体规划。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以规划纲要的形式发布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不同时期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十年之后,也就是2035年,我国将建成教育强国,这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给出的时间表。那么这十年,具体要怎么做?对此,《纲要》也给出了路线图。这份路线图涉及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们关心的话题。
2月13日是广州市中小学春季开学的日子,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后,迎来的首个新学期。这个新学期会有哪些新变化?中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