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冒的人很多,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大家对待感冒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人觉得:感冒不过是个小问题,扛一扛就过去了,完全没必要吃药;有的人觉得:感冒太难受,吃药肯定会好得快一点。还有各种观点也甚嚣尘上,比如:感冒要多喝水才能好得快。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感冒了、肚子疼、便秘了,总能听到人“多喝水”的嘱咐。很多人在发烧后大量饮用白开水,而白开水里电解质是很少的,如果水分都被吸收的话,就会造成容量过多、电解质紊乱、稀释性的低钠血症,这些对身体都是有害的。
本报记者 陈莼 整理近年来,“生病多喝水”在网上遭到了群嘲,被认为“直男语录”。那么,生病时多喝水真的能帮助缓解病情吗?还是只是一种口头上的空话?据厦门疾控专家说,生病时多喝水,对于一些疾病的缓解与恢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感冒了,最常听到的叮嘱之一就是“多喝水”。仿佛多喝些水能“治愈”感冒,加快身体恢复的进程。感冒时多喝点儿水,确实能给身体带来不少好处,但有些情况却不能多喝,否则会对健康不利。《生命时报》结合专家观点,告诉你感冒时应该怎么喝水。
感冒发烧时,身边人常建议多喝水来加快康复,这是因为充分饮水能够排汗降温、润喉止咳、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减轻肝肾功能负担。多喝水确实很有必要,但也要讲究“量”,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会影响心肺功能,甚至导致水中毒。那么,究竟喝多少水量才合适?
感冒虽然算是小病,但如果不注意调理的话也可能会引起其他疾病,小病不治后患无穷。在感冒多发季节里,大家要注意预防保健。感冒时喝热粥是有道理的可促进“自愈”感冒时可适当多喝些热粥,有助于发汗、祛风寒,可促进感冒的“自愈”。感冒后人胃口较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还可以促进营养吸收。
“感冒了就要多喝水”,相信类似的话大家经常听到。每次感冒之后,也许会被妈妈催促着多喝热水,理由是喝水有利于排毒,感冒会加快好转。不过最近的一则热搜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多喝水治不了感冒#不少网友表示疑惑:感冒了多喝热水真的很舒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多喝水真的有利于感冒的恢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