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海关总署的一条通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通告的核心内容就是,将开放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作为中国的内贸港,这里请注意啊,是内贸,而不是外贸,也就是说,这个港口只能用作是中国国内的货物运输,并不能用作对外贸易运输。
每年的7月1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是香港回归的纪念日,或许还有人记得,这一天还是海参崴的建城日,这座城市已经离开中国163年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年都有很多中国人到这里旅游,他们知道这座迷人的海港风情小城的前世今生吗?
近期,俄罗斯驻华领事馆表示,中俄正在完成恢复免签证团体旅游必要的最后手续,预计夏天开始实施团体免签旅游。根据俄罗斯当地媒体报道,海参崴的街上,最近中国游客也多了起来。海参崴街景他们走在大街小巷,进入化妆品店、珠宝店和土特产店扫货,在苏联烈士墓的台阶上休息。
海参崴曾经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小渔村,现在却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最大的港口、军事基地。海参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港口,它为何如此重要?苏联曾经承诺于1995年将海参崴归还给中国,至今都未归还。它的真实现状究竟如何?海参崴在满语里,意思为“海边的渔村”。
100多年了,吉林终于重新“拥有”了海参崴,东北终于“拥有”了大连之外的第一个深水良港。从今之后,黑吉两省的丰饶物产不必经由昂贵的长途陆路,绕至1000多公里外的辽宁港口,而是可以直接向东出海,运向舟山、嘉兴,进入华东华南,成本大幅降低。
随着历史的波动,海参崴这座城市的命运似乎一直与中华民族的血脉紧紧相连,这里,一片波光粼粼的海湾绵延着无尽的浪花,曾是渔民们心中的天堂,盛产着富饶的海参,因而得名,想到这里,许多人会浮现出一幅热闹的图景:清晨,老渔夫们肩挑网具,泛舟而出,阳光轻轻洒在海面上,周围是一片欢声笑语,那个年代,海参崴不仅是一个小渔村,更是东北通往世界的窗口。
2003年8月,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我从图们出境,坐上了驶往海参崴的大巴。中午,车停在一个小村子,村里有个小饭店,小饭店好像是迪厅改造的,黑暗、杂乱,店面还分出上下两层坎,显然是舞厅搞的舞池和观看区的遗迹,屋里人很拥挤,都是刚过海关的中国人。
文|墨山看客编辑|墨山看客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也曾通过各种外交手段收回了不少领土,但同为我国的领土之一,我国能够从英国收回香港,但却无法从俄国收回海参崴。取材网络这之中有着怎样的故事?海参崴又是如何被俄国侵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