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按 GDP 数据来看,中国的经济总量为 2943.7 亿元,折合约 1500 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九。从 1946 年到 1976 年,全国共修建了 85000 多座水库,相当于 1800 条万里长城的土方量。
我们正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一切事物皆可数据化,据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产生的数据将达175ZB,而中国数据量将增至48.6ZB,占全球数据量的 27.8%,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发展主动权,谁利用好数据谁将赢得未来数字竞争新优势。
数字化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塑。谁掌握数据谁将掌握发展主动权,谁利用好数据谁将赢得未来数字竞争新优势,推进数据价值化将成为掌握主动权和赢得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数据价值化是推动数据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赋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历史发展过程。
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为数据打造安全可靠、简单高效的存储基础设施 人类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离不开所需要的多种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生产经营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被称为“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贯穿人类社会经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