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静脉滴注:0.9%氯化钠100mL+160万IU 青霉素+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mg; 5% 葡萄糖注射液100mL+Vk1 注射液10mg+ 酚磺乙胺250mg;5% 葡萄糖注射液100mL+ 肌酐100mg+VB6 注射液100mg+VC 注射液500mg+ 三磷酸腺
羊梭菌属病是由梭菌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散发为主,也有流行性发生。资料图一、病原特点与临床特征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羊快疫,以真胃出血或坏死性炎症为特征,发病羊多为6~18月龄、营养较好的绵羊,山羊较少发病。发病率低,死亡率高,秋冬及早春季节多发。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称产气荚膜杆菌病,该病发病突然,病程急促,往往来不及救治,而且死亡率极高,对养羊业危害极大,近两年养羊业在我国许多地区迅速发展,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少经济损失。
羊肠毒血症D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传染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死后肾脏组织易软化因此又称为“软肾病”,近些年来此病在我县各乡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本病的病原是腐败梭菌,是革兰染色阳性的厌气大杆菌。本菌可产生多种霉素。
布鲁氏杆菌病:俗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所以养殖中应格外注意,布氏杆菌属革兰阴性菌,羊感染后母羊发生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部分羊发生关节肿大,人患病与羊类似,还伴有身体无力,故人的布病又称“软病”。
1临床症状山羊羔羊“猝死症”常见于2 月龄以内羔羊,又以1~5周龄多发。在白肌病发病羊场,可在羔羊出生后3~7d,皮下或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1mL/只,根据需要可在1 个月后再用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注射1 次,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提高羔羊存活率。
在陕西、河南一带,老羊倌们经常说起一种羊病,这种羊病经常在放牧时发生,被老羊倌们称为羊只“谷眼病”。“谷眼病”属于一种急性病,病羊在患病前没有任何症状,但一旦发病,就会出现体温迅速升高,浑身震颤、抽搐倒地,甚至口吐白沫的现象,如果不进行及时救治,病羊就会在10分钟之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