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濮阳市在老城西南隅的西水坡修一座引黄供水的调节池,在配合施工的考古调查中,发现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包含仰韶、龙山、东周和汉代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仰韶文化最为丰富。其中45号墓最为显耀,墓主人的东西两侧分别摆有蚌塑龙虎图案,蚌图分成3组,直线式排列,却不相连。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天文学知识的普及,天文学研究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兴趣所在。特别是对于“Z世代”而言,观星已成为一种新风尚。在没有望远镜的古代,古人的星象图是怎样的?近日,“浙水敷文——浙江名碑名刻拓本展”正在杭州孔庙碑林举行。
中国古代,虽然有一些唯物主义思想家认为,天是自然界的天,与人事毫无关系。该星图的星数约1350 颗,其具体画法是:赤道区域从12月开始,按照太阳每月所在的位置分12 段画出,每段之间夹有说明文字,除赤道区域外还有北天极附近的星图。
按北斗斗柄指向配合十二地支,确定月份,是谓“斗建”,它源于南方稻作文明悠久的上古传统,战国时代的《鹖冠子·环流第五》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