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体节能环保网讯 众所周知,下水道工人是个异常艰苦又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但殊不知,现在有一只下水道机器人,正在代替人类工人任劳任怨地工作着。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Luigi 正穿行在下水道中,收集城市10.7万人的数据。
1、管道机器人登场有四个轮子、装有360度旋转摄像头。2、把机器人送入井下机器人钻入下水道,拍摄画面,进行探测,并把这些数据实时传回电子屏幕。3、全副“武装”下井检测排水管道工根据机器人传回的数据制定出适合的“治疗方案”,然后全副“武装”下井检测治理。
智能机器人“小爬”。 天津北方网讯:昨天上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防汛检修队员正忙着排查城市下水管道。跟以前不同的是,今年他们用上了眼观六路、会钻洞潜水的智能机器人。“我们从6月15日开始,对开发区上百条下水道检修排查了一遍,如此高效率,全靠这个聪明的小家伙。
楚天都市报记者吕锐通讯员何君张开元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进入漆黑的地下管道后,探照灯自动打开,然后灵活地进退、拐弯,发现管道有渗漏、破损,或是淤泥太厚,当即向地面的操作电脑发回高清照片,供工作人员据此设计整改方案。
参考消息网10月9日报道据日本《朝日新闻》10月3日报道,搭载红外线相机的无人机从空中对工厂进行巡视。蛇形机器人在地下检查下水道损坏情况。在人口减少和基础设施老化风险令人担忧的情况下,机器人代替人在社会各处进行检查。这样的“未来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编者按:作为应用科学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博铭维从被人忽视的俗称“下水道”的地下管网行业起步,通过不断创新,高速发展,向上下游及周边产业扩张研发触角、延拓制造链条、完善售后服务,从而成功成为管网运维特种机器人行业TOP,书写了细分行业的传奇。
3月17日,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公用水务有限公司了解到,由于污水管网通常埋藏在地下,维护和检测工作变得异常困难,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人工进入管道内部,不仅费时费力,并存在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些问题,公司引进使用了管网检测机器人。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2日讯 目前,正是雨季来临前城市排水管网检测、维护的重要时期。今年,德州市政排水管理应用了“黑科技”——全地形机器人。全地形机器人优势明显,可以轻松检测地下排水管道的“疑难杂症”。
管道监测机器人,可进入管道,通过摄像机发现管道破损、淤积、脱落等问题,为雨污管网修复整治提供方案。既节省了人力、保障了管道工人的安全健康,又提高了效率。目前,江苏越来越多城市的雨污水管网监控,开始引入机器人替代人力。
工作人员调试机器人,调整摄像头高度 琅琊新闻网9月23日讯(见习记者王富军 通讯员胡雪 石宇 闵紫) 23日,记者从临沂市住建委获悉,我市首次引入声呐探测技术和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开展排水管道检测工作。
12月25日,第三届广州国际智慧物业博览会于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其中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展出的“安防巡逻机器人”,将有效升级公共服务,增强安全属性,降低安保成本。目前,绝大部分小区物业采用的仍是摄像头及保安日夜班巡逻的传统安保方式,用人成本高和巡防效率低的问题长期存在。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补全防汛排涝短板,近日,西安浐灞生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运用智慧城管手段和技术,在欧亚大道和广运潭大道路段,采用管道机器人加强积水点、隐患点的智能化检测和监控。
博鳌零碳运行管理中心可实时监控各种数据。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通讯员 王宏民橘红色的“空中造楼机”稳稳地套在主塔楼顶部,两台国内最大的动臂式塔吊正有序作业,这是由中建三局承建的未来海南自贸港第一高楼——海南中心项目现场。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工友”盖房正变为现实。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7月31日电7月30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十七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对6个危险废物环境违法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其中,辽宁省本溪市“4.12”系列非法排放危险废物案成为公开通报的6个典型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