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事理论结课论文题目: 论社交媒体于当今大学生国防意识之用 所属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193班指导老师 2020年 4 月 30 日 摘要:当前我国外界强敌如林,虽不说四面楚歌,但也是剑拔弩张,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的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
编者按:痛闻我军卓越的指挥员、军事战略家李际均将军,因新冠感染不幸于2023年1月13日18时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89岁。李际均将军是当代最卓越的军事战略家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坚定践行者,是拥有一腔爱国热血的华夏真男儿。
随着国防科技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与战争形态的快速嬗变,特别是数据、网络、算法等软性要素发挥着特殊而极为重要的非线性铰链、融合、级联作用,现代作战体系呈现出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呈指数式、爆炸式发展。
新的军事实践呼唤新的军事理论,要打赢未来战争,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大力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加快形成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特性的军事理论体系,为打赢明天的战争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作者:苏新波政治统领军事、军事服从政治,政略决定战略、战略服从政略。“坚持政治引领”居于“五个坚持”之首,起着统摄作用。“引领”一词,更加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军事和政治的内在关联,为新时代治国安邦、强军兴军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中的军事篇。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把握强国对强军的战略需求,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矛盾运动,由于各国所处经济基础、社会形态、价值体系、文化土壤不同,其具体运行方式和呈现形式也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通过对不同国家类型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研机析理,能够把握贯穿其中的内在运动规律。
军事观和方法论是军事思想的哲学升华,是一个理论走向体系化、学理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进行全面阐述,系统阐发了军事与政治、战争与和平、发展与安全、稳局与塑势、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等重大关系,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强军兴军的规律性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