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记者 陶婧艳)无偿献血是由健康人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一种高尚行为,也是人与人之间爱心的交流和相互扶持的文明体现。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 王佳晟:通过献血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液流速,促进新陈代谢,刺激人体造血机能处于旺盛状态。
来源:【人民健康网】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随着无偿献血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但有些关于献血的误解,也让本来想献血的人望而却步。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输血科主管技师张军华,带你了解科学献血。
献血是一种值得崇尚的行为,合理的献血亦不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今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一起来了解关于献血的小知识。献血需要哪些条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廖俊尧:可以献血的人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年龄18-55周岁,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很多人在献血前后可能都有许多疑问,比如献血当天需要空腹吗?献血后能洗澡吗?今天就和大家来说说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威海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王璇介绍,献血前,有几下几项需要注意:1.献血时要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身份证件。2.献血前保证身体健康,睡眠充足,不宜做长时间的剧烈运动。3.
献血光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需要有勇敢和爱心之外还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和要求本期专家武汉血液中心献血服务科负责人 熊晶怎么判断自己能不能献血?首先,献血者需要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即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公益事业,它不仅能够救助急需血液的病患,还体现了献血者的无私奉献精神。然而,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献血。为了确保血液的质量和献血者的安全,有一系列的条件和标准需要遵守。以下将详细介绍献血的条件和标准。一、献血者的基本健康要求献血者的健康状况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本报讯(记者 刘涛)2月29日,记者从市血液中心获悉,春节过后献血不合格率偏高,这与春节期间市民过量进食油腻食物、过量饮酒有关,这些因素容易导致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和乳糜血的发生。此外,不少人假期熬夜,睡眠不足,也可能导致检验结果不合格。 如有以下情况,市民需暂缓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收取利益的行为。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