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有着诗酒豪情的晋代诗人,他的作品清新自然,有洗尽铅华的味道,在中国古代诗人中独树一帜。陶渊明影响最大的还属他的散文《桃花源记》,文中向人们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净土,这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令人神往,成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们梦寐以求的秘境。
潮新闻客户端 许伟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没有战乱徭役赋税,山水清秀幽静,人人劳作自由,百姓淳朴可亲,社会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虽然这个理想社会是虚构的,但他描写的山川地形,田园风光,风土人情是否有原型?对此,历来意见不一。
自从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桃花源就成了中国人心中的乌托邦,自古至今,很多人都在孜孜寻求桃花源的位置,如今有很多地方都称自己发现了桃花源,比如说湖南常德、重庆酉阳、河南南阳等都说自己所在地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高楼大厦里的都市人总对田园生活有着桃花源般的想象,但如果描摹起桃花源的样貌,不同时代、职业和性别的人心中一定各有不同:陶渊明的桃花源是一处安全避世之所,而当代人的桃花源不仅需要精神上的抚慰,还需要在拥抱美景的同时,拥有Wi-Fi、舒适的寝具和抽水马桶。
阳春三月,桃花吐妍。娇美的桃花常常让人联想到生命的丰润、命运的垂青——桃花运和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栖身之地——桃花源。这里不谈“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既和周公之礼,又符桃夭之诗”的桃花运,单表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晚年更名潜)笔下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