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起初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1867 年曾对《资本论》第 1 卷进行 “批判”。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驳斥并肃清杜林的各种错误观点,防止其影响德国工人运动的正确方向,促使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旗帜下实现统一,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支持下,于 1876 年 9 月至 1878 年 6 月期间撰写了《反杜林论》。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作者:王乐 著定价:39.00元ISBN 978-7-5035-7560-0《反杜林论》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反复读过的重要哲学著作。在长征行军途中,毛泽东克服重重困难,把这本书一直带到了陕北,在自己的重要著作《矛盾论》中还引用了该书的两段原文。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写下这样一句话:“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认为,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生产,是以社会制度的变革为前提的。
首先,不能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完全没有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在他们的著作中, 有这种思想的根子,胚胎和萌芽,对于矛盾作为辩证法的实质的思想,实际上已间接地提 出,对于矛盾作为辩证法体系中的核心的思想,已潜在于他们论 述之中。
【光明学术笔谈】作者:张霄(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教授)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现代转化,是社会道德形态从传统家庭道德迈入现代公共生活道德的历史过程。现代职业道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许启贤(1934年—2004年)是我国著名伦理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曾担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伦理学会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职业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政治学科审查委员会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狭义的和广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和拓展,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社会革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当时历史实践的探究形成了丰富论述,既阐明了社会革命的概念,也对其产生动力、领导力量、最终目的等基本问题做了科学分析与论证。马克思对社会革命的概念作出了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