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要研究书法必先了解文字的起源和构造。中国文字的起源,可以推至五千年前。而在三千年前已有结构完备的甲骨文,其书写的技巧、工具的运用,都显示出某种程度的完美。夏商周是书法艺术的初期阶段,可惜考古挖掘至今仍未能发现夏代较完整性的文字。
清代刘熙载《书概》中说:“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一代之书,无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20世纪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中则讲到:“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迁做骨干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
中国书法发展史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幼期,以黑体、楷体、宋体、魏碑、隶书等为代表,这一阶段的书法作品一本正经、工工整整,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方面面,特点是美观大方,可读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