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绵长厚重的饮食文化包藏着时间的流转,见证着人群的聚散,承载和寄托了中国古人鲜明而又独到的生活志趣、生存智慧和生命尊严。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不仅有造型精美的饮食器具,“医食同源”等独特的饮食观念,还衍化出一系列影响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哲学观念、政治智慧和科学思想。
我国的御膳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自从有了皇上和宫廷,就有了御膳,主要供皇上及其妃嫔等成员享用。御膳虽然是专门为皇上、将相、官吏制作的,但提供原料的是农牧渔民,制作厨具的是工匠,上菜传菜的是宫中太监,为菜肴命名,以及起草饮食和烹饪规则的是礼宾官员。